;这等事,又岂能说于旁人?
刘寿按礼接诏,将诏书奉入内堂,然后强行平复着心情,推说军情紧急,请使者先去了驿馆歇息,又坐回主位上,心思仍是按捺不住地雀跃。
这时别说贾诩、骆俊,连入府不过数月的卫觊都看出来他有什么地方不对了。
“将军何故焦虑?”此时骆俊替刘寿去送使者了,田丰、贾诩皆不语,卫觊上前,直接就问出了大实话。
刘寿还是那句日常应答:“思念陛下。”
贾诩试探地劝道:“将军恢崇德度,躬著医书,远抚边陲,是故吏民敬重。陛下之得贤王,则凉州安定,将军何费思虑乎?”
可是咱陛下想要的不是贤王,而是太子啊……
虽然贾诩没劝在点上,但他的前面几句,尤其是“敬重”二字,却让刘寿终于能控制自己平静下来。
刘寿按虚岁已经十八。
今年再拜骠骑将军,已不是当初十五六岁时在战场上只带着自己的一部兵马,跟随皇甫嵩、董卓刷军功的那种少年高位、皇帝爱子的状态了。
这次持节出抚凉州的骠骑将军是来救生民于倒悬的主将,统筹调派着分散在三郡的傅燮、夏馥、赵瑾、荀攸、耿武各部,持重一方,岂能轻易为外物所惑?
刘寿好就好在他本性里是个以民为本的现代人。
此时一想到在凉州的责任和人民,便迅速镇定下来。告诉堂上诸人自己不会搬师、誓破韩遂,然后继续安排应对叛军反扑的事宜。
至于怎样能不搬师?
刘寿写了封奏折,更新了此时战况,说明自己若退韩遂必趁机作乱;然后请立皇帝的嫡长子刘辩为太子。
七月底的某夜,韩遂还没开始动作时,骆俊、贾诩带人渡河偷袭,抢走了他们仅剩的粮草,乘着韩遂的船只渡过黄河,然后把船烧毁,施施然退回了榆中。
不久,走投无路的韩遂强攻金城失败,再次损兵折将。若不是这干人深知朝廷不可能纳降他们,怕是早就投降了。
八月初五,靠着捕鱼挖野菜充饥的韩遂和羌人想要翻山越岭绕过金城去允吾,早已掌握住他们动向的荀攸派人在山岭上伏击。
走在前头的韩遂当场被乱箭射杀,其部下叛军和羌部被射死数百人,余者惊慌逃窜下山,翻滚踩踏死伤无数。
而山下,乐进正等着他们……
勉强逃出追杀的残军沿着黄河北岸想要逃回媪围,却发现去往媪围的官道已经被贾诩带人封死,他们一往前冲就是乱箭齐发。
叛军仍有五六千人,就沿着金城到榆中两城之间这五十里的黄河北岸逃窜,此时这伙人彻底陷入了濒死的疯狂。
八月七日,连续两个官军派出的斥候未归。刘寿得不到外面消息,恐怕贾诩有失,派骆俊带三千人出城增援。而榆中仅剩几百人,紧闭城门,日夜小心戒备。
好在叛军已经没有能力渡河了,榆中无比安全。况且黄河南岸还有乐进带着人来回巡视x干扰叛军捕鱼。
又过了五日,叛军已经饿得几乎拿不起兵器,终于被彻底歼灭。
刘寿派人将韩遂的尸身和这近万叛军加羌人的首级打包装车,沿着陇西汉阳长安的路线大张旗鼓地送去了洛阳,以戒想要效仿者。而叛军的尸身则远远地拉到深山里烧了。
九月,长安终于运了粮草到汉阳,一次就送了二十余万石,解了傅燮的燃眉之急。
而刘寿却早已不需要这粮草了。
允吾及金城郡西部诸县的叛军拢共不到万人,刘寿调来了韩浩的三千人,派贾诩、黄忠、韩浩分别收取剩余的城池。因韩遂已死,官军又允许投降,十分顺利就收复了全郡。
韩浩因功被封为别部司马。而后刘寿挑选部下精锐,将自己亲兵扩充至五百人,以典韦为护军司马统之。
至此,凉州最初叛乱的首领北宫伯玉、李文侯、边章、韩遂、王国,第二次叛乱杀害刺史耿鄙的陇西太守李参等人俱已身死。
从贼的酒泉太守黄衍被杀、军司马马腾被招降陇西太守,其部下及早先投降的叛军皆被遣散安置。
为期三年的凉州之乱宣告结束。
第65章 为将[2/2页]